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国家为什么会破产:大周期电子书

1、瑞·达利欧2025年警世新作,揭示全球复杂局势的本质 贸易冲突、局部战争、市场波动、技术博弈......这本书不仅揭示了当下VUCA时代的本质,更是一本全球经济的“诊断指南”。 达利欧指出债务是全球系统性危机的“症结”所在,并以历史视角深探寻世界运行的规律,独创“大债务周期”模型,阐明影响未来的“五大力量”为我们对抗风险、穿越周期、增强韧性提供了根本方法。

售       价:¥

纸质售价:¥99.00购买纸书

173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6

作       者:[美]瑞·达利欧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5-06-01

字       数:16.5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经济 > 经济通俗读物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条)
  这本书是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站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节,针对迫在眉睫的债务问题与货币体系崩溃危机,对世界提出的关键警示。通过对过去近百年的35个货币市场的研究,他创造性地总结了人类历史中反复上演的“大债务周期”及其发展必经的五大阶段,并一步指出,正是债务/信贷/货币/经济周期、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自然力量、科技力量这五大力量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繁荣、冲突与萧条的整体秩序变化。   从《原则》《债务危机》《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到《国家为什么会破产》,瑞·达利欧始终致力于探索事物变化背后那些永恒而普遍的力量。在他看来,个体的生活与工作,组织机构的运行,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兴衰,只有在符合规律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展与化。在这本书中,达利欧探究的是信贷、债务对经济、政治乃至国际秩序的周期性影响,他不仅直观地展现了债务是如何导致国家破产乃至政体崩溃等危机的,更给出了“和谐的去杠杆化”的重要财政策略。更关键的是,达利欧在通过本书告诫世人,必须重视经验与规律,不能因历史上的重大危机从未在有生之年出现过就轻视了其深层力量,因为它们很有可能即将发生。   结合50多年的全球投资实践,达利欧以宏大的历史视角、严谨的数据分析在本书中搭建了一套应对债务危机与大周期的框架,并提供了客观且具体的解决方法,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企业家、投资者,以及每个深处时代洪流的个体,掌握不变的原则,应对永恒的变化。<br/>【推荐语】<br/>1、瑞·达利欧2025年警世新作,揭示全球复杂局势的本质 贸易冲突、局部战争、市场波动、技术博弈......这本书不仅揭示了当下VUCA时代的本质,更是一本全球经济的“诊断指南”。 达利欧指出债务是全球系统性危机的“症结”所在,并以历史视角深探寻世界运行的规律,独创“大债务周期”模型,阐明影响未来的“五大力量”为我们对抗风险、穿越周期、增强韧性提供了根本方法。 2、阐明历史机遇、提供具体方案,为政策搭建桥梁 在这本书中,达利欧100年间35个案例总结了债务危机爆发的典型路径,并提供了具体的财政方案,以帮政策制定者定向解决当前的债务问题。达利欧强调:对债务危机,一国若治理不善,就极有可能走向破产;若能合理应对,则能改写世界格局、重构国际秩序。 3、历经市场考验的实战经验,立足当下,为投资指明方向 达利欧告诫投资者:“要想做好投资,就不能只关注市场。” 这本书是其以务实的、市场导向的视角给出的投资策略建议,达利欧依据书中的模型对市场下注,并带领桥水在近半个世纪内取得了惊人的回报。书中不仅犀利地指出美国“欠新债还旧债”的现状,更解读美了债、黄金、股票、AI等标的如何被大周期影响,对未来的市场投资判断、企业升维化提供了新发展范式参考。 4、阐明永恒普适的规律,帮助每个普通人决策与化的原则 达利欧对事物运行机制的探索使他和桥水取得了非凡成就,他致力于将这一理解世界的原则传递给世人。这本书是汇集达利欧投资经验、学术研究以及人生哲学的集大成之作,虽着眼宏观,却将在财富价值、事业选择、人生决策等多个维度帮助每一位身处时代变化的个人。<br/>【作者】<br/>瑞·达利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的创始人。他出生于纽约长岛一个非常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26岁时在自己的两居室公寓内创办了桥水。经过50年的发展,桥水成为全球知名的资产管理公司,位列“美国*重要的私营公司”榜单第5位(《财富》杂志)。他曾选《时代》周刊“世界100位*具影响力人物”,并跻身《福布斯》杂志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由于他独到的投资准则改变了基金业,投资界著名刊物CIO称其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 瑞·达利欧出版过多部畅销全球的著作,致力于分享他在投资、工作与人生中的经验与智慧,包括《原则》《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债务危机》等。  <br/>
目录展开

目录

中文版序

我为何分享此书

如何阅读本书

引言

第一部分 大债务周期概述

1 大债务周期概述

机器的运作原理

短期债务周期

短期债务周期的累积形成长期债务周期

追踪债务周期的进程

稳健货币阶段

债务泡沫阶段

顶峰阶段

去杠杆化阶段

大债务危机消退阶段

几点总结性观察

2 用文字和概念阐释其机制

机器如何运作

五大核心组成部分及其运作机制

债务即货币,货币即债务

主要参与者类型及其市场驱动行为分析

短期债务周期和长期债务周期

大债务周期:风险认知与应对之道亟须深化

四大力量与债务周期的双向动态影响

3 用数字和方程阐释其机制

用数字来衡量债务负担

示例1:债务相对于收入(水平与变化)

示例2:名义利率与名义增长率之差对债务收入比的影响

示例3:利率螺旋式上升以吸引债务资产买家

示例4:中央银行介入,因为可接受的经济增长率需要利率维持在一个水平上,而私人投资者不愿持有足够的政府债券

确定未来债务负担的公式

第二部分 导致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破产的典型演进路径

4 典型演进路径

硬通货与法定货币的区别

导致最终危机的9个阶段

5 私人部门与中央政府债务危机 (第1~4阶段)

第1阶段:私人部门和政府深陷债务泥潭

第2阶段:私人部门遭遇债务危机,中央政府因帮助私人部门而陷入更深的债务泥潭

第3阶段:中央政府遭遇债务挤压,自由市场的债务需求无法匹配供给

第4阶段:政府债务的抛售会让:(a)自由市场驱动的货币和信贷紧缩,进而导致(b)经济疲软,(c)货币承压以及(d)外汇储备下降(因央行试图维稳汇率)

企业资金管理行为

国内银行行为

国际银行行为

大型国际投资者行为

国内储户行为

更多传统意义上的投机交易

6 危机蔓延至中央银行(第5~6阶段)

第5阶段:债务危机爆发且利率无法进一步降低时(如利率为零),央行会“印钞”(创造货币)并购买债券,以放松信贷和减轻偿债压力

第6阶段:如果利率持续上升,央行就会亏损,因其负债端需支付的利率高于所持债务资产的收益率

7 上一场大债务危机消退,新均衡达成,新周期开启(第7~9阶段)

第7阶段:债务重组和贬值

第8阶段:实施非常规政策(如特别征税和资本管制)

第9阶段:去杠杆化过程必然会减轻债务负担并实现重返均衡

8 整体大周期

机器如何运作

整体大周期如何运作:五大力量

1.债务/信贷/货币/经济周期

2.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

3.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4.自然力量(干旱、洪水和疫情)

5.人类的创造力,最重要的是新技术的发明创造

第三部分 回望过去

过去皆是序幕

9 1865—1945年概述

1865—1918年

1918—1945年

10 1945年至今的大债务周期简要回顾

当前大债务周期简析

全球债务负担将不断增加

11 1945—1971年的挂钩货币体系 (硬通货体系)

12 1971—2008年的法定货币与由利率驱动的货币政策

1971—1982年:滞胀与紧缩政策以及从政治左翼向政治右翼的转变

1982—1990年:通胀下降、强劲增长与杠杆增加;从一场债务危机到另一场;仍以MP1运作

1990—2000年:更多的通货紧缩与杠杆增加,最终导致泡沫形成

2000—2008年:从泡沫破裂到去杠杆化,再到重新加杠杆,最终形成新的泡沫并破裂,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和债务货币化

13 2008—2020年的法定货币与债务货币化

14 自2020年起的疫情与大规模财政赤字的货币化

债务水平与债务偿还

货币政策与央行健康状况

利率

利率构成分析

财富与收入的变迁

五大力量:债务、内战、国际战争、自然力量以及科技

15 1945年至今的中国大周期概述

1945年之前

1945年以来

中国与五大力量

附录:图解中国的大债务周期

16 日本案例及其启示

1945年以前

自1945年以来

自1990年以来的大债务周期

日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附录:图解日本的大债务周期

注:我未能涵盖很多内容

第四部分 展望未来

17 我的指标揭示了什么

中央政府与中央银行风险的长期与短期指标

美国中央政府的债务风险

美国中央银行的债务风险[1]

18 我的“3%三部分”解决方案

我所看到的图景

我的“3%三部分”解决方案

如果美联储不配合这一计划,情况会如何?

我提出的赤字削减方案与历史上的赤字削减措施对比

哪些开支应当削减,哪些税收应当提高?

立即行动!采取逆周期措施!

附录:深入探讨不同支出、税收和利率变化对美国赤字的影响

19 我眼中的未来

押注未来

运用我的模板和指标展望未来

1.债务/货币力量

市场会如何?

2. 内部秩序和混乱的力量

3.外部秩序和混乱的力量

4. 自然力量(干旱、洪水和疫情)

5.科技力量/人类的创造力

这让我们处于何种境地?

致谢

译后记 在历史的韵律中寻找确定性

后记

累计评论(条) 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