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焦1925—1949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初期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从驱逐溥仪出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宫经历了怎样的风雨飘摇?七位掌门人又如何用智慧和勇气,守护着这座中华文明的瑰宝?在故宫博物院百年历程的当下回望早期历史,向故宫人“视国宝为生命”的典守精神致敬! 2.以“掌门人”为线索,串联起故宫的变迁史,展现大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抉择与担当。李煜瀛、庄蕴宽、赵尔巽、江瀚、王士珍、易培基、马衡……这些名字背后,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面对政治威压、经费匮乏甚至炮火威胁,他们又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责任?
售 价:¥
纸质售价:¥82.8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作者简介
序章 从皇宫到博物院
驱逐溥仪出宫
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
建院前的准备工作
历史性的一刻——故宫博物院开院
第一章 李煜瀛:拨云见日的开拓者
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旗手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倡导者与实际组织者
主持京津同盟会
见证驱逐溥仪出宫
首倡“将清宫改为博物院”
第二章 庄蕴宽:岿然不动的守护者
清室善后委员会监察员
主持故宫博物院开院典礼
故宫博物院院务维持员
阻止用简单方式办理移交
再次抵制军队进驻故宫
第三章 赵尔巽:时运不济的接管者
维持京师秩序的领袖
“故宫保管委员会”委员长
因清室的还宫声浪接管受到抵制
第四章 江瀚:临危受命的担当者
故宫博物院维持会会长
处分故宫物品受阻
抵制移交档案
查办故宫
暂代故宫博物院理事长
第五章 王士珍:心无旁骛的维持者
三度入阁的陆军总长
维持京师秩序的领袖
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委员长
所谓王士珍保护故宫宝物的努力
维持京师秩序、协助移交故宫博物院
第六章 易培基:奋发蹈厉的贡献者
湖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
故宫博物院的接收及其存废之争
任内故宫博物院的发展
受命故宫文物南迁
弹劾易培基出售金器违法案
“故宫盗宝案”
第七章 马衡:晨兢夕厉的典守者
没有高学历的北京大学教授
参加清宫物品点查
守护乱局中的故宫
从接收故宫到保全故宫
文物管理初步建制
组织故宫文物南迁
接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院长的头三板斧
参展“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博览会”
故宫失窃案
故宫文物西迁
存蜀古物返还南京
接收古物陈列所与故宫复原
马衡拒不赴台与保护故宫文物
注释
附录 故宫博物院组织架构(1924—1949)[1]
后记 于宫阙之间寻绎中华文化的栖居之地
图说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