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国资的未来电子书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会长徐善长,人文财经观察家、《第一财经日报》创办人秦朔,《中国企业报》原总编辑李锦,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主任楚序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项安波,多位学界政界专家联袂力荐! 经济强,国家强!国企、国资作为中国经济支柱如何一步做优做强做大,如何引领国计民生?郑志刚教授多年深耕,独特视角给出回答。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企改革怎样平衡社会责任和创造利润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更关乎国本、关乎民众福祉。

售       价:¥

纸质售价:¥55.60购买纸书

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郑志刚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1-15

字       数:13.8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经济 > 经济通俗读物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由于国企在国计民生中的特殊地位,“国资的未来”一定是事关下一阶段中国经济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基于对国企改革实践多年深的观察、思考和参与,作者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吸收和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发展经验,提出了在将混合所有制改革行到底,实现国企混改“实化股东责任”和“形成制衡构架”的同时,将在国有资本监管体系构建中采取依据产业分布、鼓励民资积极主动作为的“N家淡马锡模式”等作为未来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本书的出版为未来如何深化国企改革带来了一些视角独特和观新颖的前瞻性思考。<br/>【推荐语】<br/>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会长徐善长,人文财经观察家、《第一财经日报》创办人秦朔,《中国企业报》原总编辑李锦,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主任楚序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项安波,多位学界政界专家联袂力荐! 经济强,国家强!国企、国资作为中国经济支柱如何一步做优做强做大,如何引领国计民生?郑志刚教授多年深耕,独特视角给出回答。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企改革怎样平衡社会责任和创造利润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更关乎国本、关乎民众福祉。<br/>【作者】<br/>郑志刚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作为国企改革的研究者,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国企混改的理论基础——“分权控制理论”,总结提出了“在股权结构上国资占优,但在董事会组织中战投占优”的“国企混改中国联通模式”和以有限合伙企业作为主要股东实现股东内部专业化分工的“国企混改重庆钢铁模式”;著有《好公司都是设计出来的》《成为董事长:郑志刚公司治理通识课》《从万科到阿里:分散股权时代的公司治理》《分散股权时代的中国公司治理:理论与证据》《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等,其中《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一书曾获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一等奖。还以政策咨询专家、专栏作家和独立董事等身份参与和推动正在深化的国企改革理论研究与国企改革实践,兼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独立董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成员、北京市国有资产法治研究会副会长、FT中文网专栏作家,以及太平石化金融租赁、泰康资产、瑞泰科技等多家公司的独立董事。<br/>
目录展开

前言 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到底

上篇 作为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改革前奏的国企混改

第1章 国企改革:从股份制改造到所有制混合

1.1 为什么需要对国企进行改革?

1.2 国企改革的三个阶段

第2章 国企改革的理论探究

2.1 国企治理问题真正的制度根源究竟在哪里?

2.2 为国企混改寻找理论支撑

2.3 对于国企治理问题,如何对症下药?

2.4 从“价格改革双轨制”看国企混改的理念与逻辑

第3章 如何实现国企混改?

3.1 谁将成为国企混改引入的合格战投?

3.2 国企混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两个认识误区

第4章 国企混改的成功模式

4.1 国企混改的中国联通模式

4.2 有限合伙构架与重庆钢铁的“混改”

4.3 格力股改:走完国企改制的“最后一公里”

第5章 国企混改的失败案例

5.1 混改后的海航为什么依然难逃破产的命运?

5.2 商学院能从北大方正破产重整案例中学到些什么?

5.3 金融机构:从所有者缺位到治理缺失

中篇 国有资本投资管理体系:N家淡马锡模式

第6章 混改后国有资本投资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

6.1 格力控股权转让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范式的转变

6.2 引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自然就会形成“政府与企业间隔离层”?

6.3 授权放权清单:国企改革开启“权力回归”之路

第7章 关于国有资本投资管理实践的认识误区

7.1 以国资监管代替国资投资管理

7.2 把国企的经营管理问题与治理问题混为一谈

7.3 国资监管的重点是“防火防盗防经理人”?

7.4 转让价格或资金来源存在争议就是国有资产流失?

第8章 国有资本投资管理体系的“N家淡马锡”模式

8.1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未来:从一家“淡马锡”到N家“淡马锡”

8.2 N家“淡马锡”模式的特征

8.3 产业集团如何转型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第9章 探索中的国有资本投资管理体系改革

9.1 国有资本投资管理体系改革的“天津模式”

9.2 云南白药的整体上市

9.3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如何“管资本”的?

下篇 国企公司治理的规范

第10章 如何使国企外部董事更好地履职?

10.1 国企外部董事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

10.2 如何设计独董相关制度才能使独董变得“既独又懂”?

10.3 独董履职与董事会制度文化建设

10.4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变革的核心逻辑

10.5 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一些前瞻性思考

第11章 举步维艰的员工持股计划

11.1 经理人股权激励计划的重要性

11.2 零成本员工持股计划:是股票奖励还是利益侵占?

11.3 上市公司高管拿多少薪酬才是合理的?

第12章 国企如何平衡社会责任和创造利润?

12.1 如何理解国企热衷于ESG投入的现象

12.2 对ESG概念过度强调可能会带来的恶果

12.3 从硅谷银行被接管看ESG实践的挑战

结语 国企未来应该建立怎样的现代企业制度?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