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东坡志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电子书

苏轼是个大IP,其受众比较广泛。苏东坡的作品收在初高中教材的篇目较多,让我们对其作品,包括诗文,皆有所涉猎。但对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人生体悟以及人生智慧,了解得程度不得而知。《东坡志林》(五卷本)所收二百多则笔记,记载了苏东坡元祐、绍圣二十年中所亲历的人与事,可以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苏东坡的立体世界。所记事件,可视为记录宋代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

售       价:¥

纸质售价:¥53.20购买纸书

2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5

作       者:罗宁译注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5-01-01

字       数:38.1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苏东坡,宦海沉浮,南来北往,是一个经历十分丰富的人。看的多,想的多,积累沉淀下来,铸就了苏东坡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其才艺也是雅俗并重,深受大家喜爱。《东坡志林》是苏东坡留下的一部笔记小说,它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苏轼的世界。其书的大致内容,“纪元祐、绍圣二十年中所身历事”。全书分29个门类: 记游、怀古、修养、疾病、梦寐、学问、命分、送别、祭祀、兵略、时事、官职、致仕、隐逸、佛教、道释、异事、技术、四民、女妾、贼盗、夷狄、古迹、玉石、井河、卜居、亭堂、人物、论古,所记人事,妙趣横生,回味隽永,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丰富而曲折的人生,感受他机智幽默的个性,领略他从容优雅的姿态,触摸他幽隐深慨的心灵,体察他诚笃坚毅的精神,管窥他博大包容的思想。《东坡志林》一书,以自传性的书写,不只是保留了那个时代的珍贵的史料,也借全书的文字勾勒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苏东坡的形象。<br/>【推荐语】<br/>苏轼是个大IP,其受众比较广泛。苏东坡的作品收在初高中教材的篇目较多,让我们对其作品,包括诗文,皆有所涉猎。但对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人生体悟以及人生智慧,了解得程度不得而知。《东坡志林》(五卷本)所收二百多则笔记,记载了苏东坡元祐、绍圣二十年中所亲历的人与事,可以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苏东坡的立体世界。所记事件,可视为记录宋代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 不久前,“叫醒张怀民”941周年的文化活动,让苏东坡的小文《记承天夜游》再次大家阅读的视野,也再次调动了大家阅读苏东坡作品、了解苏东坡其人的强烈兴致。 说不透的苏东坡。苏东坡是个全才,诗、词、文、绘画、书法,他在他那个时代的很多领域都处于高峰之处,他的思想也是杂糅了儒、释、道的多元思想。《东坡志林》体量不大,但是囊括了苏东坡不同类别的文章,苏东坡自抒性灵的诙谐文风、看待历史的远见卓识、文化性格与思想的深邃细密,都从文字间溢出,都会给我们带来极好的阅读体验。 《东坡志林》是我们三全本系列的第150种,推出的时间恰逢苏东坡925年诞辰日(1101年1月8日),二者相互借势,会拉动大家对三全本《东坡志林》的关注。 译注者力求让读者全角度地读透苏文,在注解上用力颇多,每篇文章前加“题解”,着力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及思想,又不遗余力地标出文章所见《苏轼文集》的卷数与文题。“注释”部分在注释难认难理解的字词、典章制度、人物典故之外,还会将文章相关涉的人与事勾连,从注解层面丰富了全书的内容。<br/>【作者】<br/>【原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著名文学家。生于北宋景祐三 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卒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嘉祐元年(1056)苏轼兄弟随父亲苏洵京师,次年兄弟俩同中士,嘉祐六年(1061)又同中制科,始了他们的仕宦生涯。苏轼初为凤翔府签判,三年后还朝为官。治平三年(1066)父亲苏洵病故,苏轼兄弟归葬回乡。熙宁二年(1069),由于反对新法,苏轼不久便出为外官,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湖州任上遭遇乌台诗案。元丰三年至七年(1080—1084),苏轼贬居黄州,八年(1085)底回朝,先后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元祐四年(1089)出为杭州知州,六年(1091)召回为翰林学士,又出知颍州,迁礼部尚书,出知定州。绍圣元年(1094)自定州贬惠州,四年(1097)又贬儋州,元符三年(1100)放还,渡海北归,途中得旨官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任便居住。次年在常州去世。 【译注者】罗宁,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古代文学与语言学教研室副教授。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汉魏至唐宋之间的文学与文献。中国苏轼研究会成员之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五代轶事小说研究”。主持教yu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的子课题项目(宋元段)。参与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唐五代文化研究”的研究,主持“西南交通大学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学”等。著有《传奇荟萃,聊斋先河——牛僧孺《玄怪录》选读》(与祝尚书教授合著)、《汉唐小说观念论稿》《小说与稗官》等著作。<br/>
目录展开

前言

卷一

记游

记过合浦

逸人游浙东

记承天夜游

游沙湖

记游松江

游白水书付过

记游庐山

记游松风亭

儋耳夜书

忆王子立

黎檬子

记刘原父语

怀古

广武叹

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

修养

养生说

论雨井水

论修养帖寄子由

导引语

录赵贫子语

养生难在去欲

阳丹诀

阴丹诀

乐天烧丹

赠张鹗

记三养

谢鲁元翰寄暖肚饼

辟谷说

记服绢

记养黄中

疾病

子瞻患赤眼

治眼齿

庞安常耳聩

梦寐

记梦参寥茶诗

记梦赋诗

记子由梦

记子由梦塔

梦中作祭春牛文

梦中论《左传》

梦中作靴铭

记梦

梦南轩

措大吃饭

题李岩老

学问

记六一语

命分

退之平生多得谤誉

马梦得同岁

人生有定分

送别

别子开

昙秀相别

别王子直

别石塔

别姜君

别文甫子辩

卷二

祭祀

八蜡三代之戏礼

记朝斗

兵略

匈奴全兵

八阵图

时事

唐村老人言

记告讦事

官职

记讲筵

禁同省往来

记盛度诰词

张平叔制词

致仕

请广陵

买田求归

贺下不贺上

隐逸

书杨朴事

白云居士

佛教

读《坛经》

改观音咒

诵经帖

诵金刚经帖

僧伽何国人

袁宏论佛说

道释

赠邵道士

书李若之事

记苏佛儿语

记道人戏语

陆道士能诗

朱氏子出家

寿禅师放生

僧正兼州博士

卓契顺禅话

僧文荤食名

本秀非浮图之福

付僧惠诚游吴中代书十二

异事上

王烈石髓

记道人问真

记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山

记罗浮异境

东坡升仙

黄仆射

冲退处士

臞仙帖

记鬼

李氏子再生说冥间事

道士张易简

辨附语

三老语

桃花悟道

尔朱道士炼朱砂丹

卷三

异事下

朱炎学禅

故南华长老重辨师逸事

冢中弃儿吸蟾气

石普见奴为祟

陈昱被冥吏误追

记异

猪母佛

王翊梦鹿剖桃核而得雄黄

徐则不传晋王广道

先夫人不许发藏

太白山旧封公爵

记范蜀公遗事

记张憨子

记女仙

池鱼踊起

孙抃见异人

修身历

技术

医生

论医和语

记与欧公语

参寥求医

王元龙治大风方

延年术

单骧孙兆

僧相欧阳公

记真君签

信道智法说

记筮卦

费孝先卦影

记天心正法咒

辨五星聚东井

四民

论贫士

梁贾说

梁工说

女妾

贾氏五不可

贾婆婆荐昌朝

石崇家婢

贼盗

盗不劫幸秀才酒

梁上君子

夷狄

曹玮语王鬷元昊为中国患

高丽

高丽公案

卷四

古迹

铁墓厄台

黄州隋永安郡

汉讲堂

记樊山

赤壁洞穴

玉石

辨真玉

红丝石

井河

筒井用水鞴法

汴河斗门

卜居

太行卜居

范蜀公呼我卜邻

合江楼下戏

名西阁

亭堂

临皋闲题

名容安亭

陈氏草堂

雪堂问潘邠老名大临

人物

尧舜之事

论汉高祖羹颉侯事

武帝踞厕见卫青

元帝诏与《论语》《孝经》小异

跋李主词

真宗仁宗之信任

孔子诛少正卯

戏书颜回事

辨荀卿言青出于蓝

颜蠋巧于安贫

张仪欺楚商於地

赵尧设计代周昌

黄霸以鹖为神爵

王嘉轻减法律事见《梁统传》

李邦直言周瑜

与朱勃逊之

刘聪吴中高士二事

郗超出与桓温密谋书以解父

论桓范陈宫

录温峤问郭文语

刘伯伦

房琯陈涛斜事

张华《鹪鹩赋》

王济王恺

王夷甫

卫瓘欲废晋惠帝

刘凝之沈麟士

裴对武帝

柳宗元敢为诞妄

卷五

论古

武王非圣人

周东迁失计

秦拙取楚

秦废封建

论子胥种蠡

论鲁三桓

司马迁二大罪

论范增

游士失职之祸

赵高李斯

摄主

隐公不幸

七德八戒

附录 稗海本《东坡先生志林》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已出书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