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阅读韦伯,来自生命中的迫切需要。”——杨照从个人的生命经验出发, 青年时期,杨照在台湾知识界的“韦伯热”中初识韦伯。自此,阅读韦伯与他往后的选择、生命经验相交织、映照。如杨照所言,他所理解与呈现的韦伯不是出于冷静、客观的研究结果,而是来自于一种迫切的需求:“我必须要知道,个人到底应该如何思考社会。”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杨照从自己阅读韦伯的生命经验出发,带领读者看到韦伯是一个怎样的人,并由此理解韦伯的理论及其源头、形塑过程。杨照认为,韦伯的悲观贯穿他整个人乃至于他所有的社会学的概念和研究中,我们不可能忽略、跳过韦伯的悲观而认识他并其社会学世界。
售 价:¥
纸质售价:¥57.4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代序 我阅读韦伯,来自生命中的迫切需要
导言
1. 走进韦伯,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
2. 拆解韦伯的系统:至今未被超越的完整社会图像
3. 马克斯·韦伯的俄罗斯套娃
4. 理解现代,从这几位思想家开始
第一章 从马克思到韦伯:重新解释资本主义
1. 来自韦伯的质疑:资本家之所以成为资本家,只因本性贪婪吗?
2. 新教伦理的阴影:为什么成功的资本家很少享受?
3. 财富的作用:上天堂、开工厂,还是买“人”?
4. 工具理性如何影响了社会心理、政府组织?
5. 资本主义的独特性:马克思没有解释清楚?
6. 西方文化的独特性:“科学”和“西方的科学”有什么不同?
7. 被理性主宰的西方社会:官僚体系、专业宰治与资本主义
8. 谋杀五先令的人,不配做资本家
9. 又理性,又执迷:永远追求财富增长的最优解
10. 旧教伦理vs新教伦理:上帝需要服侍,还是需要义人?
11. 韦伯的创见:社会基于信仰而建立
12. 先破后立:资本主义诞生与宗教没落有关系吗?
13. 从天主教到基督新教:以信仰之名,打击教会的权威
14. 我们与上帝的距离,从《忏悔录》谈起
15. 今天的社会,和清教徒到底有什么关系?
16. 现代“巫术”的诞生
17. 理性社会的巨大隐忧:Charisma与残破的意义之网
18. 韦伯的社会学理想与精神分析批判
第二章 宗教与社会:人类文明如何演进、如何不同
1. 马克斯·韦伯的成长环境
2. 韦伯的独到观察:军事体制,也是一种宗教吗?
3. 是谁把你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
4. 政治的作用:解决不同价值系统的冲突
5. 正当性:人类为什么愿意服从于他人?
6. 社会的开端:四种正当性原型的综合作用
7. 韦伯的研究方向: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人类文明史
8. “超越突破”是从先知到哲学的追问?以希腊为例
9. “超越突破”来自革命性观点的出现?以印度为例
10. 中国文明的“超越突破”比孔子还早吗?
11. 中国有资本主义精神吗?
12. 孔子与韦伯的共通之处
第三章 政治与社会:我们被什么支配
1. 韦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论
2. 韦伯的理想型:描述人类社会,而非规范
3. 如何像韦伯一样提问?
4. 韦伯:现代资本主义成立的六项前提
5. 政治共同体:人为什么会为了集体奉献生命?
6. 正当性的来源:我们依赖什么解决纷争?
7. 正当性支配:为什么人们对支配的服从率有高有低?
8. 韦伯如何预言了希特勒的崛起?
9. 理想的政治:如何评价一项政策的好坏?
10. 如何理解现代的官僚体系?
11. 成为一个公务员意味着什么?
12. 官僚系统如何“切割”人们的日常生活?
13. 无所不在的官僚习气,让人的眼中不再有“人”
14. 传统型的正当性:像家长一样安排一切
15. 超凡魅力型权威:如何聚拢一批狂热的追随者?
16. 超凡魅力的权威为何难以持久?
第四章 经济与社会:我们如何合作、相处
1. 经济与社会:你的阶级由什么来决定?
2. 你的生活中,理性和非理性各占比多少?
3. 社会行动:你的日常生活,需要依赖对他人的预判?
4. 经济活动越普遍的社会,工具理性越发达?
5. “城市”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有多大?
6. 城市:西方民主诞生的根本土壤?
第五章 理解现代社会:理性的胜利与悲哀
1. 我们为什么无法准确预测未来?
2. 人自由地选择组成社会,却因社会失去了自由
3. 韦伯最深的忧虑:现代社会的非人格化趋势
4. 现代理性的噩梦:官僚与市场的共犯合作
5. 人的失落:系统对于生活世界的殖民
6. 责任伦理:知识让人没有理由保持天真
7. 祛魅的世界:我们对生活的掌握,不如原始人?
8. 令人悲观的世界中,我们该往何处去?
后记 韦伯,我在哈佛的“护身符”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