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美国午夜:一战时期美国的暴力、私刑与恐慌电子书

一战阴云下,美国面临抉择: 参战VS反战,私刑义警与和平斗士针锋相对; 资本VS劳工,卧底侦探和民权领袖斗智斗勇。 官僚层面,有“纸牌屋”般的党派权谋博弈; 民众当中,街头演讲、游行与暴乱不断上演。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百年以来,内部冲突如此剧烈的美国何以继续存在? 美国传奇历史学家亚当·霍赫希尔德全新力作,《纽约客》2022年年度图书TOP1;《洛杉矶时报》非虚构类图书TOP15;《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柯克斯书评》《波士顿环球报》等知名媒体集体五星推荐!

售       价:¥

纸质售价:¥77.40购买纸书

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3

作       者:[美]亚当·霍赫希尔德

出  版  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4-01

字       数:23.6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世界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描述的是1917年至1921年的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充满尖锐矛盾的特殊时代。 一方面,一战的阴云扩散到美国,带来了大量战争用品订单,而同盟国与协约国双方的间谍和政府势力都试图把美国拖自己的阵营。另一方面,大规模生产带来了劳资矛盾,工人罢工,左翼力量与和平主义者反对参战。于是,一场国内“战争”首先响,交战双方泾渭分明。一方是美国总统、邮政局长、议员、财阀、工厂卧底,以及受到极端民粹主义煽动的暴力团体;另一方则是和平主义者、平权斗争者、社会主义者等自发组成的团体。 双方力量悬殊,却在特殊的时段爆发出令人惊叹的时代强音,展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四年间的美国:一个短暂但令人震惊的时代,被私刑、邮件审查制度、军事监狱、种族主义、本土主义、红色恐慌、践踏法律所笼罩的时代。处在这个时代中的人,却比这个时代的标签更加丰富多样。本书从神秘的总统威尔逊讲起,说到野心勃勃的埃德加·胡佛,说到反战先锋凯特·理查德·奥海尔,说到劳工斗士尤金·德布斯……这些人中有黑暗时代的助推者,也有如炬火般的抗争者。 这个时段是麦卡锡主义的前奏,“咆哮的二十年代”的序章,也埋藏着大萧条的隐患。 这是一个几乎被美国人遗忘的时代,而现实带来的“历史重现”幻影让人们重新注意到了它。回顾这一时代的黑暗与丑恶,同时了解那些勇敢抗争,为修复支离破碎的国家与社会贡献力量的人群,可以为今日的我们在看待美国社会指引方向,并为更多陷困顿的人们带来希望。<br/>【推荐语】<br/>一战阴云下,美国面临抉择: 参战VS反战,私刑义警与和平斗士针锋相对; 资本VS劳工,卧底侦探和民权领袖斗智斗勇。 官僚层面,有“纸牌屋”般的党派权谋博弈; 民众当中,街头演讲、游行与暴乱不断上演。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百年以来,内部冲突如此剧烈的美国何以继续存在? 美国传奇历史学家亚当·霍赫希尔德全新力作,《纽约客》2022年年度图书TOP1;《洛杉矶时报》非虚构类图书TOP15;《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柯克斯书评》《波士顿环球报》等知名媒体集体五星推荐! 短暂“黑暗时代”的全方位观察,揭示美国社会内部冲突的本质与出路。<br/>【作者】<br/>亚当·霍赫希尔德(Adam Hochschild) 美国作家,记者 著名历史学家和演讲家   出生于1942年,20岁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和文学系,迄今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擅长生动地描述国家与社会中各群体间激烈的交互影响,条理清晰地展示环环相扣的历史条,塑造出恢宏激荡的时代印象。他的历史著作广受好评,享誉世界,其中《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终结一切战争》一度高居《纽约时报》畅销榜前列,围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终选名单;另一著作《埋葬枷锁》曾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候选名单。此外,他还曾获得《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美国笔会文学奖。<br/>
目录展开

前言 非同寻常的时期

第一部分

01 激动的眼泪

02 把枪放在他的肩上

03 红衣主教开战

04 沉醉于她的美貌

05 那些挡道者

06 黑暗战士

07 射杀我的兄弟

08 狡猾的骗子和危险的女人

09 水刑

10 现在,该没人怀疑我们的忠诚了吧!

11 切牌、洗牌并达成交易

12 啦啦队长

13 和平?

第二部分

14 另一个救世主的降临

15 战火浮生

16 阴险狡猾的眼睛

17 万丈深渊

18 我的身体不允许我继续下去了

19 拖船的厨房

20 你将被这样的人统治

21 红色势力

22 一位小个子男人,冷静又炙热

23 警察和侦探

24 战后余波

致谢

作者简介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