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意义的逻辑电子书

★ 德勒兹关键著作中文首译: 二十一世纪以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德勒兹哲学的影响力都在与日俱增。本书与《差异与重复》《电影1: 运动-影像》《褶子》及与加塔利合著的《千高原》《反俄狄浦斯》同为德勒兹哲学的核心作品,但由于本书以“悖论”为主轴,翻译难度较大,始终没有中译本问世。本次,《知识考古学》(2021年版)、《混沌互渗》与《德勒兹哲学词汇》的译者董树宝老师终于完成了这项翻译挑战。

售       价:¥

纸质售价:¥83.60购买纸书

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5

作       者:[法] 吉尔·徳勒兹

出  版  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4-01

字       数:28.3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意义的逻辑》由 34 篇悖论系列构成,附有5篇论文,是德勒兹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德勒兹经由古代悖论与现代悖论确定意义与无意义的地位,探寻意义与无意义冲突的场所,探讨事件哲学与生成哲学、内在性平面与无器官身体、时间的神话构想、游戏等论题,其中涉及刘易斯·卡罗尔、安托南·阿尔托、马拉美、左拉、菲茨杰拉德、米歇尔·图尼埃等作家,斯多亚学派、塞涅卡、尼采、克罗索夫斯基等哲学家,弗洛伊德、梅兰妮·克莱因等精神分析学家。深度、高度和表面融生命构成的复杂关系,而德勒兹摒弃深度,驳斥高度,他经由刘易斯·卡罗尔从文学维度征服表面,经由斯多亚学派从哲学维度征服表面,旨在诠释保尔·瓦雷里的名言:“最深邃的是皮肤”。<br/>【推荐语】<br/>★ 德勒兹关键著作中文首译: 二十一世纪以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德勒兹哲学的影响力都在与日俱增。本书与《差异与重复》《电影1: 运动-影像》《褶子》及与加塔利合著的《千高原》《反俄狄浦斯》同为德勒兹哲学的核心作品,但由于本书以“悖论”为主轴,翻译难度较大,始终没有中译本问世。本次,《知识考古学》(2021年版)、《混沌互渗》与《德勒兹哲学词汇》的译者董树宝老师终于完成了这项翻译挑战。 ★ 34篇悖论 5篇论文: 在本书中,德勒兹以34篇短文讨论了与西方哲学的整个发展如影相随的“悖论”问题,这些文字既独立成篇,又紧密关联,不仅是德勒兹在哲学上的突破,也是他在哲学文本写作上的一次重要实验。附录中的5篇文字分别集中讨论了柏拉图、卢克莱修、克罗索夫斯基、图尼埃、左拉作品中的哲学状况,而仍然不离全书的“悖论”主题。 ★ 从《爱丽丝漫游仙境》到斯多亚学派: 那么,何为德勒兹所说的“悖论”?简单地说,就如我们常说的“不言自明”,既然未说出,为何会明白?古希腊的斯多亚(旧译“斯多葛”)学派将这类看似简单的悖论发展成了一套四两拨千斤的悖论哲学,而刘易斯·卡罗尔在他风靡全球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就熟练应用了这套悖论哲学,对小女孩爱丽丝来说,“变大”就等于“变小”,“吃”就等于“被吃”,“变红”就等于“变绿”,而《意义的逻辑》的一系列精妙剖析就从这里始。<br/>【作者】<br/>作者 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法国当代哲学家、哲学史家,他博学多才、见识非凡,著作涉猎哲学、文学、精神分析学、政治、电影、绘画等众多领域,他以斯多亚学派、休谟、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尼采、柏格森等伟大哲学家作为其哲学史的写作对象,由此跻身伟大哲学家行列。其主要著作有《差异与重复》《意义的逻辑》《电影1: 运动-影像》《电影2:时间-影像》等,与菲利克斯·加塔利合著有《反俄狄浦斯》《卡夫卡》《千高原》《什么是哲学?》。他以“纯粹的形而上学家”自居,其著作对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学科产生广泛影响,亦对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产生直影响。 译者 董树宝,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西方文论、法国当代批评理论的研究与翻译工作,专著有《影像的叛逆:法国当代哲学的艺术之思》,译著有《意义的逻辑》《知识考古学》《〈荒岛〉及及其他文本》《混沌互渗》《东风》等。<br/>
目录展开

前言 从刘易斯·卡罗尔到斯多亚学派

悖论系列1 纯粹生成

悖论系列2 表面效应

悖论系列3 命题

悖论系列4 二元性

悖论系列5 意义

悖论系列6 论系列化

悖论系列7 秘传词

悖论系列8 结构

悖论系列9 问题式

悖论系列10 理想游戏

悖论系列11 无意义

悖论系列12 论悖论

悖论系列13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小女孩

悖论系列14 双重因果关系

悖论系列15 奇异性

悖论系列16 本体论的静态发生

悖论系列17 逻辑的静态发生

悖论系列18 哲学家的三种形象

悖论系列19 幽默

悖论系列20 论斯多亚学派的道德问题

悖论系列21 论事件

悖论系列22 瓷器与火山

悖论系列23 论艾翁

悖论系列24 事件的沟通

悖论系列25 单义性

悖论系列26 语言

悖论系列27 口欲性

悖论系列28 性

悖论系列29 好意必受惩罚

悖论系列30 幻象

悖论系列31 思维

悖论系列32 论系列的不同种类

悖论系列33 爱丽丝的奇遇

悖论系列34 初级秩序与次级组织

附录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