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动机式访谈整合认知行为疗法电子书

1.本书以MI为框架,使用了CBT的模块化组织,用不同临床问题的干预实例,讲解和示范了怎样整合MI与CBT才可以双剑合璧,获得胜过其中任何一种的干预成效。 2.本书作为MI-CBT整合取向的训练手册,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对话逐字稿素材、从业者练习题以及方便复制和使用的会谈工作表,以帮助从业者深理解和灵活实操。 3.本书也可以作为一部端性的、基于MI及CBT双核来运行各类改变历程的、跨诊断的治疗方案来使用。

售       价:¥

纸质售价:¥80.80购买纸书

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4

作       者:[美] 西尔维·纳尔(Sylvie Naar),[美] 史蒂文·A· 萨夫伦(Steven A· Safren)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1-01

字       数:21.2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心理学咨询与应用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动机式访谈(MI)是一种合作性、引导式的谈话风格,旨在加强一个人自己(内部)的改变动机与决心。已被证明MI是促当事人积极行为改变的一种一线的、循证且有效的干预方法,并愈发广泛地应用在物质使用、心理健康、初级保健及专科医疗等领域。 认知行为疗法(CBT)聚焦于改变适应不良的想法与行为,其一些方法不但是应用最广泛的循证治疗成分,而且这些成分的共性也体现在针对各种障碍的干预中,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等。 鉴于CBT需要在会谈中做练习,还要完成会谈以外的“家庭作业”,这些方方面面的改变,可能都是当事人在过往难以掌握、不堪胜任的。MI所启动的行为改变,如果能结合更偏行动取向的治疗干预后,可以获得增强。因为动机在落实改变以及维持改变期间,无论是强度的起伏还是方向上的摇摆,仍然都不稳定。所以,整合MI与CBT可以创造出一种更加有效的行为治疗,其效果优于二者中任何的单一运用。 本书将聚焦在CBT的共同成分上,即那些被广泛研究的CBT方法中都具有的成分,如在治疗始时建立联盟、评估并制订治疗计划、自我监测、认知及行为技巧的训练、促家庭作业的完成,以及维持改变。每一章会聚焦一个治疗成分,并基于MI的四个过程来对每个成分做展。本书的重在于MI技术与CBT的整合。书中所使用的案例涵盖多种类别的行为和诊断,广泛涉及了各种各样的目标行为与问题,如抑郁、肥胖、焦虑、物质滥用及遵医嘱服药等。不仅可以帮助从业者化繁为简,让大家不必再辗转于众多的治疗手册以及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之中,而且让大家可以通过MI-CBT的整合取向,把握其中的核心因素与成分,在面对各类问题以及不同的设置时都能更好地予以应用。
目录展开

推荐序

译者序

第1章 整合动机式访谈与认知行为疗法

为何选MI

为何选CBT

MI-CBT的整合取向

有哪些实证支持

MI的精神

MI的四个基本过程

关于MI核心技术的简介

本书的章节组织

第2章 在治疗开始时建立联盟、培养动机

导进过程

聚焦过程

唤出过程

计划过程

MI-CBT的两难情境

第3章 评估与治疗计划

导进过程

聚焦过程

摘要

唤出过程

计划过程

MI-CBT的两难情境

第4章 自我监测

导进过程

聚焦过程

唤出过程

计划过程

MI-CBT的两难情境

第5章 认知技巧[1]

导进过程

聚焦过程

唤出过程

计划过程

MI-CBT的两难情境

第6章 行为及情绪调节技巧

问题解决技巧

行为激活

痛苦耐受

正念

暴露疗法

对担心的刺激控制

拒绝技巧及自信决断表达训练

其他技巧

导进过程

聚焦过程

唤出过程

计划过程

MI-CBT的两难情境

第7章 促进会谈以外的练习和会谈的持续参加

关于家庭作业的首要原则:别再叫“家庭作业”了

没做或未完成练习

参加会谈

MI-CBT的两难情境

第8章 维持改变

导进过程

聚焦过程

唤出过程

计划过程

MI-CBT的两难情境

第9章 本书用途:整合性的治疗手册

一部整合性的治疗手册

案例素材

对MI-CBT两难情境的总结

对MI-CBT整合取向的培训

新议题

参考文献

图书推荐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