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2010,重现战后台湾思想文化领域的曲折与变迁,读懂当代台湾各色思潮的前世今生 ☆ 60年的政治气候变幻与社会思潮变迁,世事流转,人文理念与学术风气如何与之适相呼应,又何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声与导火索? ☆ 资深历史学家20余年两岸交流经验,亲历台湾学界,遍寻档案文献,真实呈现台湾人文学术与社会思潮的发源与流变。 ------------------ ◆“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光复之初台湾社会文化的重建
纸质售价:¥84.3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前言
第一讲 “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战后初期台湾社会文化的重建
一、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渐进同化”政策和“皇民化”制度
二、国民政府的文化重建战略与“国语运动”
三、回归中华文化的总体战略及其实践路径
第二讲 文化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对垒:两种思潮碰撞下人文学术的走向
一、民族本位文化思潮与“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二、自由主义思潮与中西文化论战
三、两种文化理念对峙下的学术走向
第三讲 科学实证思潮与台湾人文学术的展开
一、史语所迁台与台湾人文学术的奠基
二、实证史风的盛行及其实绩
三、民族学研究的蔚兴
第四讲 新儒学思潮的振起及其流播
一、新儒学思潮的兴起
二、新儒学影响的扩大
三、新儒学在台湾的发展
四、1980年代后新儒学的再开展
第五讲 科际整合思潮与史学的社会科学化
一、人文学术研究风气的丕变
二、“科际整合”的倡导者——殷海光
三、史学社会科学化潮流的涌起
四、社会科学理论与台湾史学发展
五、社会科学方法与台湾的历史学
第六讲 从“西望”到“回归”:1970年代的思想转型与人文嬗变
一、“核心—边陲”结构下的思想文化困局
二、“核心—边陲”结构的松动与“边陲”的文化省思
三、思想转型与文学流变
第七讲 “回归”大潮下的学术转向: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运动
一、台湾人文社会科学的早期发展
二、人文社会科学“中国化”运动的展开
三、从方法论的反思向研究典范的转移
四、从“中国化”到“本土化”
第八讲 狂飙突进的“本土化”思潮:兴起、流布及其影响
一、“本土”“本土化”与国民党的“本土化”改革
二、“党外”的崛起与“本土”话语的建构
三、“中国结”与“台湾结”:“台湾意识”论的浮现
四、从“台湾文学”论到“台湾史”论:“本土化”推进的两翼
五、从“台湾主体性”“命运共同体”到“生命共同体”:文化民族主义的突进
六、“本土化”之后:台湾社会的种种迷思
第九讲 “本土化”思潮笼罩下的台湾史书写:话语、史观及其“建制化”
一、战后台湾史研究的展开
二、彰显“主体性”的台湾史书写及其话语建构
三、多元史观的建构
四、历史教育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日文文献
三、英文文献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